文化产业正成为新一代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文交会
发布时间:2015-11-24
【收藏】 【打印】 【关闭】
参照十年前,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频繁政策引导,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相似性。文化产业已经没有悬念的成为了地产之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继任者。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文化产业”?
一、地产之后,“文产”接盘?
很多人说,未来的投资热点,一定是应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与重构的传统产业领域,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并且认为,在众多领域中,以创新与创意为核心,兼具实用与鉴赏功能,具有塑造时代风格、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化产业领域,会是率先被“互联网化”和“金融化”的产业领域。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号召。
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与扶持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频繁颁布: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等众多重要论述;12月,规模200亿元的“国家艺术基金”成立。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与此同时,文化部、央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比四年前的“《意见》”,更落地、更具体、措施更详细。
2015年,《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工作正式启动;习近平主席访美,为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利好发展……
在互联网 时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走向多元结合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不仅与金融、互联网紧密结合,而且在对外合作基础上也跨了一大步。国家已经将发展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是“内需”
中国是举世无双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而庞大的文化艺术资产,以及强大的现当代的文化艺术创作力,积淀与积攒了至为可观的产业力量。一方面,这些文化艺术资产需要“盘活”,需要一个出口转化为生产力与利润,释放出它所积淀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成为关键因素,而这一因素正孕育在以创意力和创新力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中。同时,事实证明高成长性的新兴经济,往往聚集在轻资产、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文化产业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其次是“外需”
中国经过高速的经济发展,财富暴涨的同时,国民文化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在国际上声誉上,中国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文化形象和声音,需要有力的“国家形象”.从不久前,习主席访美成果就可以看出,高层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殷切期望与迫切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
二、艺术“嫁给”金融
在文化产业诸多分支中,艺术品产业是创作积淀最为丰厚,产业链最为简单,交易最为灵活的业态分支。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件指导下,2009年“艺术金融产业”以厚积薄发的态势迅猛发展起来。
艺术金融,是将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以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方式。其主要形式有:1.艺术品产权交易;2.艺术基金;3.艺术银行与信托;4.艺术品按揭与抵押;5.艺术品租赁等。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是证券化的艺术品产权交易和私募化的艺术基金。
为什么金融会“爱”上艺术?
首先是“投资环境变了”,股市不景气、房产增幅停滞,除了股市、房产,艺术品是最安全的投资避险工具,大量热钱与财富人群涌进艺术品市场。其次是“参与群体变了”,收藏变成投资,买艺术品和煤老板买楼没有区别。市场上引领风骚的不再是传统藏家,而是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中国真正意义的藏家本来就微乎其微,新的财富阶层又把仅存的行家挤走了,行家如果手上货全卖掉了,也就出局了。传统收藏群体加速衰减,注重投资效益的群体越来越庞大,资本大佬和热钱已成为市场主角。
为什么艺术要“嫁”给金融?
艺术品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职业藏家退出了,资本大佬只玩“大的”,艺术品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市场成了“寡头市场”.
而艺术金融化至少有两大好处:
第一,大大降低了艺术的参与门槛,投资者投资与交易的是艺术品资产的金融份额,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艺术金融从真正意义上让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第二,艺术市场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加快了平台化发展。互联网化后,在传统画廊(一级市场)、拍卖公司(二级市场)之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这个平台的规则是互联网化的,即:线上终端、自由买卖、大数据系统管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评估定价机制,而且“鼠标说了算”的机制,使整个交易过程更透明、更公正。从这个角度说,艺术金融是互联网思维在艺术产业上的落地与实践。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个时代独属的烙印。作为历史洪流中的投资者而言,以史观的视角审视一切,读懂时代,读懂当下,找寻规律,抓住机会,才能稳站时代的潮头。
我们每天睁开眼,躲都躲不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和言论。大家都在关注和讨论着同一个话题:我们究竟处在一个神马样的时代?它将走向哪里?
“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这是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的一句话。
改革开放30余年,高速发展10余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2008年出台“4万亿”救市计划……在这一系列经济改革动作下,我们走到了今天。
而今天国家政策的扶持、互联网 金融 文化的发展势头,必将成就中国文化产业美好的明天!(转自《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