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79-85415333
电话:0579-85415444
电话:0579-85415525
电话:0579-85415888
电话:0579-85415568
何福礼:厚积薄发功力深厚
中国竹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44年出生于浙江义乌。
他出身寒苦,14岁拜师学艺,数十年磨一剑,终于从一个小篾匠成长为一代竹艺大师。
何福礼业精于勤,功底深厚,经验丰富,一直是东阳竹编的技术权威。由其创作的《琴女》、《三打白骨精》、《龙凤灯》等优秀作品,多次受表彰。1983年,何福礼主持编织的绝世珍品《九龙壁》,独创多种编法,被载入《东阳市志》,作品获目前竹编行业最高殊荣——金杯(珍品)奖,成为竹编工艺的里程碑。
1989年何福礼自立门户,创办东风竹编厂。他厚积薄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是目前创作立体竹编作品最多的竹编艺术家之一,其中作品《咏鹅图》、《哪吒闹海》、《竹编白鹤鼎》《八仙竹丝花篮》、《大象》等精品分别获国家级金奖。1997年,他为香港特制的《工艺长龙》,全长达二千五百米,由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点睛,并创世界最长舞龙吉尼斯纪录。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关爱》、《吉祥如意》、《千禧龙》、《海螺》、《大熊猫》、《母子大花篮》等数十件,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大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
2004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和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专家层层挑选,他做为首位进入故宫修缮的工艺大师,入主修缮故宫内最精细、最豪华的建筑——乾隆皇帝的书房绻勤斋,完美地修复了即将面临失传的竹丝镶嵌和竹黄雕刻等多种工艺,得到权威专家的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极大地提高了竹编行业的知名度。
何福礼从业50年来,还多次赴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技艺表演和技术交流,被当地媒体誉为“竹子变大象的魔术师”。他年过六旬仍勤耕作不辍,近年不断有新作问世,并致力于培养新人,为竹编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次家乡举行文博会,他带着《哪吒闹海》、《竹编白鹤鼎》、《大熊猫》等几十件作品前来参展,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对精美的竹编制作工艺啧啧称奇。
黄小明:技艺高超勇于创新
浙江东阳人,现为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
黄小明从小酷爱绘画,十六岁便开始从事艺术雕刻,师从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后入浙江工艺美术学校深造。由于天资聪慧,加上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他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是东阳木雕行业中较为突出的青年代表之一。
黄小明历年来共获国家级金奖、银奖10余项,省级大奖20余项。其中,《新世纪的呼唤》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金奖;《神通图》《罗汉图》分别获“99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特等奖、银奖;《悟》获“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奕》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香山九老图》获“2005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翠英旭升》获2006年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
入行近30年,黄小明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作品创作和制作工艺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构思和理解,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近年来,黄小明致力于将传统木雕工艺和竹艺运用于建筑装饰领域。其负责设计施工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皇帝宝座复制、北京饭店装饰、杭州雷峰塔等室内工程,古朴中蕴含现代,豪华中凸显出文化,受到了社会高度评价及广泛赞誉。
此次,黄小明为参展文博会带来了《九龙图》、《情归自然》等作品,其高超的技艺和颇具现代感的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黄榕国:想象丰富造诣颇深
国家级根艺美术大师、高级根艺美术师,福建福州人。
黄榕国的作品大多是以动物为选材,他的根艺馆陈列了300多件动物根雕艺术作品,像一个“动物王国”。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加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一件件让人惊讶的作品。
黄榕国从事根艺美术工作30多年,造诣颇深。他的根艺美术作品先后多次在福州、泉州、漳州、厦门、上海、杭州等城市展出,他在福州闽清、石狮分别创建了两个“黄榕国根艺精品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华大地》、《中国一绝》及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等栏目曾经对黄榕国的根艺进行专题报道。
从1991年至今,黄榕国的根艺作品获得过多项荣誉。他的《好年成》、《龟鹤遐龄》、《养精蓄锐》、《憨态可掬》、《拼搏》、《嬉戏花果山》等作品先后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盼望》、《母爱》、《金猫戏蝶》等作品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银奖;《听涛》获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优秀奖;《献寿》获第六十二届工艺美术“如意奖”一等奖;《祈》获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展铜奖;《阿凡提》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作品《虎踞财源》、《愚公移山》等获全国名家艺术精品邀请赛金奖。
本届义乌文博会开幕,黄榕国带来了30余件精品力作,在其展位中,《大展宏图》、《嫦娥奔月》、《断桥遗梦》、《春江水暖》、《国宝》等精美作品都吸引了大批观众,深受关注。
何炳钦:典雅清秀个性独具
江西婺源人,现任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曾多次担任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何炳钦的作品造型简约、大方、装饰典雅、清秀,多刻画自然界中的小鸟、小花和小草,表现自然界和谐、温馨的情调和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严谨、隽永、精致之感。他的作品,体裁和色彩不仅给人耳目一新,装饰手法也丰富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装饰、彩色刻花装饰、彩色堆花装饰、彩色喷花装饰、亚光彩色刻花装饰和绞泥贴花装饰等多种手法。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何炳钦利用这些装饰形式创作的作品,在各类展览中有80余项获奖,其中5项作品获国家级金奖,8项作品连续五年获景德镇国际陶艺大奖赛一等奖,成为景德镇获奖最多的艺术家之一。
何炳钦作为陶瓷艺术这一学科的带头人,不断创新,创作出了一批新观念的陶艺作品和环境壁画,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设计并制作大型陈列瓷和环境陶艺。他的作品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不仅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理念,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
何炳钦此次在义乌文博会上展出了40余件作品,可谓是陶艺中的精品,刻花装饰瓶《牧歌》、彩色绞泥贴花装饰镶器《荷》、刻花装饰瓶《出水芙蓉》、堆泥刻花装饰瓶《春喧》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在陶瓷艺术领域的承前启后上有明显突破,把现代艺术思想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揉合在一起,其创意从传统窠臼中摆脱出来,与现代艺术结合,突出艺术个性,深受人们喜爱。
李斌杰:剪刻细腻巧夺天工
山西忻州人,国家级剪纸艺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制作工艺美术作品本来不是李斌杰的主业。20年前,他在工作之余痴迷上剪纸艺术,从此就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剪纸中,后来可以说是废寝忘食。
近20年来,李斌杰创作了很多各种体裁的剪纸作品,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福禄寿喜图》、《四美图》、《金鸡报春》、《佛教系列》、《黄土风情系列》、《山西民歌系列》等。这些作品构图精巧,剪刻细腻、风格独特,把传统的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在全国性展览和艺术大赛中备受观众与专家的亲睐,屡屡获奖。此外,还有多件作品并被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据统计,从1993年至2006年,李斌杰有20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银奖、金爵奖、山花奖、百花奖、全国优秀工艺美术创作奖等奖项,还曾赴法国参加巴黎第101届国际博览会展出剪纸代表作品,并赴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进行学术性考察和艺术交流。
李斌杰的剪纸作品有很多被高规格的单位收藏。他的作品《金鸡迎奥运》被奥组委和首都博物馆长期收藏,《福寿双全》、《福禄寿禧图》等作品被首都博物馆长期珍藏。
此次义乌文博会开展,李斌杰带来了很多剪纸艺术佳作,挂满了展位,充满喜庆气氛,使展馆内平添喜气。
宓风光:形象生动内涵深刻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嵊州人。
宓风光创作的是用泥塑造的像,民间生活气息特别浓厚,在全国各种大奖赛中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常常让观众赞不绝口。
目前全国泥塑艺术界有三大派系:一派是天津泥人张,另一派是无锡惠山泥人,还有一派就是浙派泥人宓。浙派泥人宓又有三大系列,第一系列表现的是纤细苗条,阿娜多姿的形态,代表作有《秋瑾》、《红楼梦人物》等;第二系列竭力开拓新领域,使作品系列化,代表作有《中华民族世界首脑人物》,这无疑提高了泥人的档次,使其登上艺术殿堂;第三系列是粗犷大写意,带有西北风味,代表作有《三百六十行》、《老夫老妻》等。
宓风光的作品注重夸张变形,首创了漫塑的手法。这次他在义乌文博会上展出了10余件作品,如《世界首脑人物》、《越剧》、《卖唱》、《挖耳朵》、《磨剪子口罗》、《把尿》等,广泛取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追求生活化的情节和人物的泥塑艺术,结合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反映百姓的民俗和生活。他的作品不仅外表传神,形象生动活泼,而且还挖掘出人物的深刻内涵,表现人物的精神,以此打动观众的心灵,引起共鸣。
郑宝根:天趣人艺浑然一体
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57年生于浙江象山,是象山竹根雕艺术的主要创始人。
郑宝根1972年开始拜师学艺。1978年起,与张德和等人先后组建创办了象山工艺美术厂和象山工艺美术公司,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象山的竹根雕事业开创新局面尽心尽力。
郑宝根的作品无论是反映中国传统故事、传说,还是反映现代生活;无论是精雕细琢,还是大刀阔斧,风格都很独特,个性十分鲜明,特别注重天趣与人艺的有机结合,突出神韵意境和思想文化内涵。
30年来,他荣获了20多个奖项。其中,作品《沙僧》在1986年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获得金奖,作品《渔趣》在1998年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两小有猜》、《窥视》在2000年双双荣获的七届中国根艺美术优秀作品展金奖等,另有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友人行家、名人、博物馆、艺术馆收藏。郑宝根还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曾在《中国根艺》上发表论文《竹根雕佳作的产生》。
1998年,郑宝根应“中国第四届民间艺术节”组委会之邀到现场作“中国一绝”技艺表演。2001年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为建党80周年作现场竹根雕技艺表演,并在美术星空栏目中播放。2001年受浙江省政府外宣办选派去希腊、法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作品展出并现场示范表演。
此次文博会,他带来了《秋风破歌》、《风雨归牧》、《归去来兮》、《嘱》、《抒怀》等精美作品。
郑剑夫:手法独特雕出趣味
1955年出生于浙江嵊州,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根雕艺术家、浙江省民间艺术家。
30年来,郑剑夫致力于古沉木根雕创作的研究与探索,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征文评审中获优秀征文一等奖。从1991年始,他的作品在全国各地参展中,共获奖36次,其中金奖12次。他历时五年创作的作品——《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气势宏大,问世后立即获评“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奖。其精心创作的高3.45米的大型古沉木根雕《王羲之立像》的巨雕作品,用料系千年古沉木,表现手法新颖,采用根雕写意的方法融自然美和人工美于一体,再现了书圣的精神风貌,开创了运用根雕塑造伟人巨像的先河。
本次文博会共展出郑剑夫的作品20多件,其中有《十八罗汉》、《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等代表作。这些作品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一是题材挖掘深,作品不但再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条英雄好汉的生动形象,还从群像中提炼出鲜活个性;二是表现手法有突破,创作中摆脱了木雕人物“千人一面”和“脸谱化”的俗套,兼容西洋与现代木雕的表现手法,努力使历史人物更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思维理念,从而使刻刀下人物性格个个“呼之欲出”,百看不厌;三是取材精良,全部人物采用柚木、黄花梨、榉木、石青花、梅树、枣树、榧树等20多种根枝料,产地来自越南、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也把浙江和嵊州本地的根资源运用到超凡脱俗的地步;四是返朴归真、凸显“三古”,在根雕作品的总体把握上,为求简洁、洗炼、不露匠痕,郑剑夫本着能不用刀处绝不用刀,能少一刀定少一刀,留多而雕少,妙法自然、天人同构,使每一人物自然趣味浓,沧桑感强,真正体现了古人、古风、古气。
周爱军:一把剪刀万般变化
出身于北京的剪纸世家,是家族中第三代剪纸传人,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周爱军善剪小动物,光是姿态各异的小猫就剪过100多只,叫的、闹的、睡懒觉的,有些生动逼真,有些夸张可爱,但没有重复的。不光是猫,她剪的小猴子、小猪都活灵活现。用她的话说,手中的剪刀是灵活的,人的心是灵活的,只要手到心到,剪出的东西自然就会有灵性。除了动物,周爱军剪的大团花也堪称一绝。
除此之外,她的作品还讲求创新,代表作《金玉满堂》就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她把六只金鱼放到外围,且首尾相接,寓意为连年有余,把剪纸的外形和内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
周爱军的作品屡获大奖,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华夏风韵剪纸大展中,她和妈妈姐姐共获金奖。在胶州湾杯中国剪纸大展中,她的作品《年年有余》《风戏牡丹》荣获金奖,同时作品被青岛中国剪纸艺术馆收藏。除此之外,她的剪纸作品还在南京首届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的《华夏风韵剪纸展》中获金奖。她还多次为大型企业设计剪纸标志。
2003年她应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邀请赴英国伦敦参加中华荟萃展览,同年参加多哈第二届国际艺术节。2005年,周爱军曾在中央四台为大学生剪纸大赛作专家评委,并携带作品三次赴新加坡参加慈善义卖。同年应丹麦奥尔堡市长的邀请,赴丹麦参加奥尔堡中国日活动。2006年应澳中友好协会的邀请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省讲学,在澳洲期间所教的学生总数为960名。在塔斯马尼亚,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位剪纸艺术家在到处传播中国的民间剪纸文化。
此次文博会,她一共带来了300多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其中有代表作《活佛头像》、《金陵十二钗》等,还有90多幅形态各异,活泼可爱的小猫剪纸作品,精巧的剪纸艺术让许多观众爱不释手。
周秉益:构思巧妙独树一帜
中国根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象山人。
40多岁的周秉益,从1982年起就从事工艺雕刻事业。20多年来,他曾多次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进修,加上自身的刻苦钻研和开拓创新,在工艺美术领域尤其是竹根雕艺术领域独树一帜,其专业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并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教授的肯定。
周秉益在各级大展和大赛中获得过较多数量的金奖,多次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推选为文化使者,赴以色列、台湾、香港等地参与文化交流。他的代表作品有《红颜》、《乡愁》、《早春》、《闹元宵》、《初为人母》、《思》、《田园牧歌》等20多件,曾在省级和国际级的展览中获金奖、银奖,数十件作品曾被国内外名人、专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周秉益的根雕作品都以竹根作为材料,利用自然造型进行巧妙构思和立意后制作而成。本次文博会开幕,他从中挑选出12件作品,欣然前来参展,观看者络绎不绝。
本版撰稿摄影 吴正华 左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