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会与义乌这座城市的奇妙反应
来源:《浙中新报》
作者:文交会
发布时间:2016-05-16
【收藏】 【打印】 【关闭】
据统计,第11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共有93个国家和地区的11.65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及观众参会,其中境外采购商5837名,贸易团队44个。展会实现洽谈交易额52.04亿元,较上届增长2.7%;其中外贸成交额32.67亿元,较上届略有增长。
与往年相比,本届文交会给义乌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将文化创意产业界的翘楚们吸引到了义乌,而且开花落地、熠熠生辉。
一个展会究竟会对义乌这座城市的品味带来什么影响,进而衍生出来的产业又给城市的发展增添什么样的奇妙反应?
引进来:国际化雕塑文化落地生根
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家住义乌市区的沈小颖带着7岁的儿子站在义乌福田湿地公园湖滨林荫大道边,她的儿子被一座名为《玄鸟》的雕塑所吸引。
它高5米,昂着头,张着双翅,钢铁制成的厉爪深深地陷入大地……
这是在文交会期间,首届“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留下的成果之一。其他还包括西班牙雕塑艺术家拉奎尔创作的《太阳桥》等,共计39件。其中,30件由中国雕塑艺术家创作,10件来自西班牙、白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波兰、德国等国家。
雕塑是凝固的诗,往往令人遐想。
在开幕式上,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说,邀请展既做好了义乌城市雕塑建设,又提升了城市视觉空间的人文景观。
据记者调查,在五一节期间,到福田湿地公园游玩的,60%以上的人就是冲着这些雕塑而来的。不少市民们已将这些雕塑当成他们交流的对象。
像法国雕塑艺术家埃里克创作的《通道》,一些市民喜欢引导小孩在“通道”内不停穿梭,感受着这座雕塑透露出来的别样文化。
“它表达的就是新丝路上的一种时空穿越。在穿梭过程中,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这种文化的魅力。这也正是雕塑带给这座城市的魅力。”五一节,从北京跑到义乌游玩的城市文化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陈俊说。
走出去:让义乌文化走出深闺
在本届文交会上,义乌市博物馆首次亮相。作为首次参加文交会的本地博物馆,义乌博物馆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以12件(套)博物馆藏品为基础,尝试开发了17种不同形质的衍生品,包括香熏、镇纸、摆件、名片盒、莲花碗、茶宠等。其中,尤以馆藏乌克兰功勋艺术家鸡毛换糖铜雕为设计原型,由义乌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万少君雕刻完成的缅甸花梨艺术摆件最具特色。
除此之外,以明代石狮为原型设计的茶宠,以东晋义熙十年青瓷辟邪烛台为原型设计的香薰、烛台,以倪仁吉、齐白石、张书旂、张振铎等馆藏书画作品为内容设计的黑檀镇纸……或乖巧卖萌、惹人喜爱,或素雅古朴、实用为上,各有各的特色和用途。
义乌市博物馆馆长金国祯介绍,博物馆进驻义乌文交会已有好几年,而义乌本地的博物馆却一直缺席,这不免有些遗憾。所以这一次,在时间紧、压力重的情况下,义乌博物馆和义乌籍的3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联手,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便完成了17种不同形质衍生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衍生品是让馆藏文物走出深闺的好办法。”金国祯说,几十元、几百元的衍生商品,大家都有购买能力。在展会上,各地消费者把衍生品买回家,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把义乌博物馆的文化带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生涩小众的馆藏文物也依靠衍生品这一载体,走进千家万户。
“义乌兵”、“敲糖帮”这是义乌的老名片。义乌兵,成了义乌商人勇义诚行的行为标签。而敲糖帮,讲述的是义乌人的经商传统。
有人说,如今的义乌人虽然放下了沉重的货郎担,丢弃了辛酸的拨浪鼓,但其深厚的商业文化传统却为义乌经济的发展模式框出了大致的轮廓与方向。义乌博物馆通过衍生品传递的,正是义乌人对这种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城市需要文化的奇妙反应
除了雕塑展,本届文交会的配套活动中,还有首届“骆宾王诗歌奖”。这个国家级奖项,每两年举办一次,将永久落户义乌,将不断为义乌这座城市补充精神养分。
曾经,义乌被视为只有商业的“文化沙漠”。其实,这种说法是有所偏颇的。按照国际惯例,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一座城市的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会放大。而几年前,义乌这座城市早已超越这道槛,随着需求量增大,义乌的各类文化产业和活动也可谓层出不穷。
早在几年前,义乌顺势提出打造时尚文化之都的口号。“借助文交会这样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将有水准的文化产业和活动引入这座城市,是一件多赢的事情。”城市文化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陈俊表示,他企望更多有水准的文化产业和活动落户义乌,以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义乌这座商贸城市的文化厚重感。
这样的例子,在全球范围内可谓举不胜举。比如,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文化名城。它聚集着75个图书馆、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和15个音乐厅。走进巴黎,就如同走进了建筑的博物馆、文化的圣殿。漫步街头,无论是在蒙马特区狭小的胡同里,还是身处气宇轩昂的香榭丽舍大道,你都会与那些心仪已久的历史遗迹及艺术建筑不期而遇:卢浮宫、凡尔赛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埃菲尔铁塔……
陈俊说,当一个城市的文化足以构成完整的灵魂,城市的方方面面会与文化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未来随着义乌的文化逐步敲开世界的大门,包括“鸡毛换糖”、“敲糖帮”在内的名字会被世人所熟知,义乌或许能成为浙商乃至全国、全世界商人心中的一个文化圣地。(来源:《浙中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