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79-85415333
电话:0579-85415444
电话:0579-85415525
电话:0579-85415888
电话:0579-85415568
——义乌商业文明报告(四)
□石增根
如果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义乌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区位优势,既不靠海也不沿边,浙中盆地交通不便;没有资源,人均耕地稀少;没有工业基础。义乌最初惟一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就是“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但,今天,正是这一个小小的“拨浪鼓”摇出了小商品的大世界。
据市工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市市场主体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截至目前,新增个体工商户26720户,总数达93732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8%;新增各类企业2799家,总数达到11686家,同比增长4.7%。
在义乌市场的诞生、成长、壮大和发展轨迹中,关于市场主体的衍生、培育,这样两件“大事”起到的关键作用让每一个义乌人都认同并“刻骨铭心”。
1980年,《义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临时许可证》的发放,让敲糖帮的命运拐过了一个大弯。有人把许可证的发放比作小商品市场落地前的“第一声啼鸣”。
众所周知,计划经济时期,义乌一支近万人的“鸡毛换糖”队伍分布各地,在清一色的公有制商业体制之外,形成了一条日益壮阔的个体小商品流通渠道。但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声音中,他们往往被冠之以“投机倒把”的头衔。1980年,在一片混沌中,义乌工商部门顶着重重压力,出台了义工商[1980]43号文件——《关于颁发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的通知》。
一份简单的文件,让外出敲糖被割“尾巴”的历史彻底划上了句号。从1980年11月20日起,县工商局当年发放这样的证件7000余份。1981年,义乌县工商局再次发放了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杂肥的临时许可证5000余份。同时批准了200个小百货个体经营户。自此,外出敲糖的农民,在邻省异乡开始更加放声地吆喝。
这一万多本证件的发放,实际上开放了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准入”的禁区,是日后形成义乌万千市场主体的“见得着阳光,受得了雨露”的第一块肥厚的土壤。证件的发放,也进一步加快了稠城、廿三里小百货市场的发展。翻开1982年12月金华市工商局和义乌县委办分别根据义乌县工商局供稿编印的两份资料,敲糖帮与当时稠城镇小百货市场的关系可见一斑:原来敲糖换毛的货郎担歇担摆摊的占35%,从外省市进来的小商品占65%,货郎商品80%以上从小百货市场进货,小百货市场商品销售就靠上万人的货郎担和上千人的个体商贩队伍。
稠城、廿三里市场的形成,从一定意义上,得益于当时工商部门采取“明管暗放”的办法,支持农民经商。如果说,当时的工商部门一味地按照当时的政策的办事,很难想象,惟独义乌是“赶不了、堵不死”。在“管与堵”的问题上,当时存在激烈的争论,上级的支持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据省工商局吴干冰副局长回忆,1979年,国家工商局来我市调研,提出暂时不要把市场管死,默许其自由发展的重要建议,也正是国家工商局在义乌开的头,省工商局在绍兴、路桥、黄岩等市场问题的处理也参照贯彻了国家工商局的精神,最后形成了浙江市场大省的局面。
1982年9月20日,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义乌县委作出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并发出通告。通告发出后,义东、稠城两个小商品市场率先开放,紧接着,经过反复研究,义乌市委、市政府趁热打铁,又相继提出了“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如果说“四个允许”激发了万千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使义乌赢得了发展先机的话,那么,“兴商建县”发展战略的提出,无疑属于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史“灯塔”式的创举。20年风云变幻,不变的是义乌市场的发展之路。此后,起步于“马路市场”,历经“草帽市场”、“高速发展”、“规模化发展”、“国际化发展”5个阶段,义乌市场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如今,这棵“嫩芽”已长成“参天大树”。
纵观义乌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义乌人首先解放了思想,才有了万千市场主体的解放,最终成就了市场的大业。